那天和十年未見的大學同學吃飯,席間同學問我們夫妻倆一句:「以前電視廣告有句台詞"我是當了爸爸之後才開始學會當爸爸的",你們是什麼時候學會當父母呢?」當時我顧著抓到處亂跑的姆路瑋,無暇細談這個問題,也沒有聽清楚瑋瑋爸如何回答。回來之後,這幾天卻常常想起這個問題:「我是成為媽媽之後就自然而然會當媽媽了嗎?」
每每在面對孩子丟出來的各種問題的時候,我很清楚知道我的答案:「我也是當了媽媽之後才慢慢學習如何當媽媽,而且我還一直不斷在學。」老大剛出生時,新手媽媽的我,雖然對孩子有滿腔的熱愛,但是面對孩子的哭鬧無法安撫,總要奶奶接手過去才會安靜時,也常感到挫折。但是我漸漸學會觀察這個小傢伙,這個哭可能是肚子餓、這個哭可能是想睡、這個哭可能是想要媽咪抱抱撒嬌,總算渡過了咪路瑋無法用言語表達的嬰兒時期。慢慢的,小傢伙長大了,常有自己的意見,要他來他不來,要他不做這個他偏要,開始有了教養方面的難題。我看了很多教養書籍、常跟同事朋友討論育兒方法,不斷的吸取養分,在教養之路持續見招拆招、過關斬將。
那生了第二胎就得心應手了吧?不,因為每個孩子的個性不同,在哥哥身上有效的方法拿來弟弟身上可不一定有用,而且多了一個孩子又多了手足相處(爭)的難題要解決。再加上孩子越來越大,越來越有自己的想法、個性,有越來越多的為什麼要回答,父母要一直增加自己的知識、想像力跟創造力才足以應付不斷飛來的變化球。
前天跟一位鄰居媽媽聊天時,她提到上大班的大兒子開始會不服她的管教,只相信老師說的,不聽媽媽的意見,加上明年就要上小學,進入另一個學習階段,她也是很苦惱的說要再看書進修,學習如何管教這個年紀的孩子。咪路瑋明年也即將進入另一個階段--上學去,我也將面臨新的教養習題。我甚至想到將來孩子進入青春期、叛逆期、交異性朋友、出社會工作乃至結婚成家,我都要學著用不一樣的態度、方式來對待每個階段的他們,所以我想身為父母要學習的課題是永無止境的吧!